世界今热点:教80多岁的爷爷奶奶拍纪录片:第一次听到爷爷喊“爸爸”“妈妈”,“28岁完成这件事挺自豪”

2023-04-14 11:06:09     来源:九派新闻

当80多岁的爷爷奶奶掌镜为自己拍摄一部纪录片,会发生什么?

3月初,95后纪录片导演李跑(化名)的作品《爷爷奶奶的拍摄计划》在武汉4号线柏林电影周放映。全片时长17分54秒,纪录片的主角,是李跑84岁的奶奶和81岁的爷爷。片尾“副摄影”一栏,写的也是爷爷和奶奶的名字。

作为一名纪录片导演,李跑拍了很多人和事。一天,他突然发现,自己总在介入别人的生活,跟家人的沟通却变成了干瘪的“注意身体”。


(资料图片)

而只要他出现在爷爷奶奶周围,他们在镜头前的角色永远是“李跑的爷爷奶奶”,而不是他们自己。李跑希望,爷爷奶奶能脱离以他为中心的记录轨迹,讲述属于自己的故事。于是,他将云台和相机交给了爷爷奶奶,让他们互相作为对方的摄影师,记录日常。

在爷爷拍摄自己读家书的视频里,李跑第一次听到爷爷喊“爸爸”“妈妈”。他还发现,记录是可以抵抗遗忘的。以下是李跑的讲述。

李跑拍摄爷爷奶奶看老照片的场景。视频截图

【1】从一个陌生的视角看亲近的人

我最早拍摄爷爷奶奶是2018年初,当时我在墨尔本学电影,练习拍摄需要找人,爷爷奶奶退休了也有时间,刚好可以拍他们练手。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2020年。作为一名纪录片导演,在这期间我也拍了很多人和事,我发现自己总在介入别人的生活,对家人的生活并不了解。

直到新冠疫情暴发,我滞留广州,无法跟爷爷奶奶见面。我整理素材时发现,我拍的他们是浅显的。哪怕我很想客观地做一个观察者,但在他们眼里我还是孙子,只要我在他们周围,他们的角色永远是我的爷爷奶奶,而不是他们自己。

这时候,我就想到把相机给爷爷奶奶,让他们脱离以我为中心的记录轨迹,讲述自己的故事。其实从我的片子里可以看到,前期爷爷奶奶对我拍摄是抗拒的。我奶奶退休前是护士长,爷爷是物理系的教授,在他们看来,拍纪录片没人看,赚不了钱,他们并不支持。我只能天天去拜访他们。他们觉得没有意义,那我就证明,我可以通过这个谋生。刚好那时我接到了项目,他们就觉得好吧,那就陪你试一试吧。

他们第一次自己拍摄在2020年4月8日,那天是武汉解封的日子,我想拍个小视频纪念,爷爷拿着手机,拍了奶奶对着电视默哀的场景。当我从一个非常陌生的视角下看到自己最亲近的人,就产生了想要让他们互拍的愿望。想到要做成纪录片后,我又给了他们相机。

但爷爷奶奶都80岁了,学习操作设备的过程比较困难,他们学会之后,过两天又忘了。爷爷自尊心特别强,有段时间还怄气,不愿意拍了。

我只能慢慢教,后来干脆给他们画了一份说明书,告诉他们哪里是电池,这是哪个摁键,功能又是什么。奶奶学东西快一些,爷爷又不甘示弱,最后两个人就在这种默默的竞争中慢慢学会了操作。

他们拍摄的频率也在改变。最开始可能一个月只有一条,慢慢地一周能有一条,甚至爷爷会拍出特别长的镜头。片子最后那段窗外的空境,就是爷爷拍摄的。两年多过去,他们已经拍摄了几百条视频。

李跑。受访者供图

【2】祖孙两代沟通的桥梁

我的爷爷奶奶是老一辈的武汉人,他们很少离开武汉,平时老两口自己住。我小时候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

他们会把镜头当成是我。一开始,爷爷只拍他自己干活,现在也会点评拍到的东西。奶奶拍的更多是一些家长里短,还会对着镜头催婚。

但我的视角也决定了,只能看到他们作为我的爷爷奶奶的表征。

2021年清明节,我在老家找到了一沓信,那是爷爷年轻时写给父母的家书。后来,爷爷就拍自己读家书时的样子,他在镜头前喊“爸爸”“妈妈”。

如果不拍摄,我永远不会有机会听到他们喊“爸爸”“妈妈”,他们永远只会作为我的爷爷奶奶或者我父母的爸爸妈妈的形象存在于我的世界里。但爷爷读家信的过程,就可以通过这些具体的物品和过去对话,变成他父母的儿子。

通过了镜头,我能更具象化地了解“爷爷”“奶奶”这个称谓背后的故事、经历。从生下来,我们就被假定是最了解家人的人,在这个假定背后,我不会对自己的家庭有更多的探索欲。

举个例子,我爷爷出生于1942年,奶奶出生于1939年,他们都经历过战争,我以前常听他们说“你不知道以前有多苦”,但具体怎么个苦法呢?他们不会主动说。

有了相机这个媒介就不一样了,他们会说起自己的经历,比如我爷爷吃过美军的救济粮,我奶奶在黄河边睡过觉。

其实中国的家庭里面很少会教育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大人也是一样。爷爷奶奶那一代吃过的苦、受过的累,他们是讲不出来的,也不指望我能明白。所以他们总会说“你好我就好”,我不需要表达我的感受。

渐渐我就发现,我和他们之间的沟通仅限于那些日常的,“你吃了没”“吃饱没有”“再吃一点”“注意身体”这种很干瘪的对话,我很少能很直接地跟他们表露自己的想法。

一定程度上来说,这部片子也是我们两代人之间沟通的一个桥梁。

3月初,我的片子在武汉4号线柏林电影周放映,爷爷奶奶去了现场。我之前没有给他们看过完整的片子,看完后他们说剪得挺好,没想到我会拍出一个这么完整的故事。

爷爷奶奶以前可能觉得我是一个叛逆的孙子,干着跟他们行业毫不相关的职业,但这一次他们知道了我在做什么,而且是通过看到自己的脸出现在银幕上的方式。

他们之前不支持我拍纪录片,但当他们自己成了相机后的人,当我把记录的主动权交给他们,他们也站在我的角度,了解了我的工作,跟我产生了共情。

【3】记录抵抗遗忘

必须面对的现实是,这部片子在我的小红书账号上的数据并不可观,这也是我预料到的。

其实大众的审美是需要层层环环相扣,要有梗,有泪点,有燃点,有笑点。但当我试图拍自己的家人,我不会想密集地输出。这就像做相册,你更想记录的肯定是跟记忆里相符的东西。

但记录是可以抵抗遗忘的。

奶奶在片子里也提到,一开始她只是为了“完成孙子布置的任务”。这时,我发现了自己小时候的录像带,这些我也剪到了正片里。在这卷8小时的录影带里,我看到了自己小时候的样子,还有爷爷奶奶年轻时的样子。我当时在想,原来他们年轻时是这样的,我一点印象都没有了。

人老后,人生是往后走的,他们拥有最多的东西就是过去。比如爷爷拍自己读信,现在已经是他和过去对话的一种方式了。

爷爷奶奶和3岁的李跑。视频截图

有朋友看到这部片子会联想到自己的爷爷奶奶。这就是切切实实的情感,不是我传达的,而是他们通过这个作品想到的。这就是记录本身的意义。每一个拍纪录片的人都有一个完成一部自己的家族史的梦想,能28岁完成这件事,我已经很欣慰了,我挺自豪的。

我奶奶心脏不太好,肺切除了一大半,肝切除了1/4,各种器官都不是完整的。爷爷也有腰椎间盘突出等基础性疾病。他们都老了。其实我从来都没有学会告别。这也是很多人的常态,没有人有提前告别的习惯。那为什么我们不能学着慢慢去告别,记录下这个告别的过程呢?

这部纪录片原来的名字叫《如何留住爷爷奶奶》,如何留住?最后的答案就是学会告别。你只有学会告别以后,你才能够留住他们,你才会能够去很具体地去看他们生活里发生的一点一滴,非常有好奇心地去追寻他们过去走过的每一步。

在说服爷爷奶奶掌镜拍摄前,我给他们写了一封信,信里写:如果他们愿意拍,这将会是我往后传承的家书。但现在拍出来是这个片子,其实并不是我理想中的那封家书。

我觉得真实的爷爷奶奶的话、他们生活的图景应该是没有音乐的,应该是他真正想对我说的话,内容不重要,有可能是催婚,也可能是天天抱怨家里,这对我来说是最真实的家书。

但如果我的小孩以后能看到这样一个视频,他们肯定会更加地了解我的爷爷奶奶,因为它确实很集中地讲了他们的故事。

直到现在,爷爷奶奶也还在拍视频记录自己。作为亲人,即使某天的某一个时刻我会心痛到无法看,但我肯定还是希望关于他们的素材越多越好。

九派新闻记者 陈冬艳

编辑 曾金秋

【爆料】请联系记者微信:linghaojizhe

标签:

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