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速读:画余闲话之十——人间茶事丨李学明

2023-03-20 16:54:14     来源:哔哩哔哩

书画家简介

李学明

李学明,1954年生于山东莘县,1978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艺术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顾问、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

作品曾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第九届全国美展、全军第九届美展、第四届中国体育美展、全国首届中国画人物画展、第二届全国名家邀请展、全国三百家画展等全国性展览。荣获“山东人物画大展”一等奖等诸多奖项。《沂蒙丰碑》入选山东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著有《李学明画集》《从山林到庭院》《李学明人物画新作集》《当代中国画名家精品丛书·李学明人物作品精选》《李学明踏雪寻梅卷》等多部著作。


(资料图)

人间茶事

画余闲话

小时候家里来了客人,父亲总是热情地以茶相待。那种茶是茉莉花茶,打开盒有股很浓的香气,抓一把放进茶壶里,随喝随加开水,会儿大了再投一把,一喝一晌,一喝一天。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到江南写生,看到这里的人喝茶全不像我们老家那样。他们用很小的紫砂壶,开水倒进去停不了几秒钟,马上倒到另一个器皿里,每次还倒得底朝天,而且还要抖几下控控,七八次后就要换新茶。更不解的是大清早起来就喝茶,饭间要喝茶,吃了饭又要喝茶,睡觉前还要喝茶,只要有空就喝茶。感觉这里的人一刻也离不开茶,江南人真闲!

几十年过去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江南的茶渐渐地走到了江北,走到了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和乡村,走到了天下的百姓家。

眼下,无论城市乡村,各种人等都喜欢茶,年里节里,走亲访友总是少不了茶,它已成了生活的一种品位和象征。人们装修新居时总是说:“这个空间不错,适合喝茶聊天。”所以,到谁家串门大都有专门喝茶的房间。主人有时为了显示对人的热情,当然也不乏还有另一个心理,往往泡好几种茶让人喝,让人品。

乍喝茶,虽是手把着茶壶,还真的摸不着壶。云里雾里,不知所以。

一壶茶,独自一人喝是一种味儿;人多时喝又是一种味儿;清闲时喝是一种味儿,忙碌之后喝又是一种味儿;用自来水烹出的茶是一种味儿,用山泉水烹出的茶又是一种味儿;用紫砂壶泡的茶是一种味儿,用盖碗泡出的茶又是一种味儿;男人倒出的茶是一种味儿,女人倒出的茶又是一种味儿;同是一种茶,在朋友那里喝是一种味儿;拿回家来喝又是一种味儿;有懂茶的人泡茶,从头到尾地引导,喝来是一种味儿;可人一走,自己再重来又是一种味儿;明明泡茶人引导的味和自己舌尖上感知的不是一个味,但碍于面子不好强说不是那个味儿……

忽一日,我的一个朋友送来一饼茶。她是一位讲究的人,她是懂茶的。她小心地用茶针把茶撬开,然后还用秤仔细地秤了。煮沸了水,手抬得高高的细细地注进紫砂壶里,出来的汤先似琥珀,后似红酒。喝到嘴里滑滑的、绵绵的、软软的,而后还有微甜微香。我心下窃喜,我想,我是碰上了好茶。所谓好,是我的味觉告知我的,是来自我自己心里的感知,没有任何的引导和解说。

不知为何我品着杯子里的茶,没有了语言,不想说也没得说。此时的我,整个人都坐在这里喝茶,完整的一个人,从里到外的完整,一种异样的完整,这种完整是没有任何心思出去,也没有其他念头进来。眼前只有茶杯,杯子里是微微烫嘴的茶汤,茶汤的香气幽幽地浸润到我的鼻子里、喉咙里,茶汤徐徐地流进我的体内,我的整个身心渐渐地通透起来,每个毛孔都在微微地张开。此时,我的心似乎空了,眼前一片大明。只想喝了再喝,感受那种茶汤过喉的享受。渐渐地我的身体有了一种不可名状的惬意,这种惬意美妙绝伦,仿佛像这,仿佛又是那。仿佛是在山中坐看云起,又仿佛是在湖上独自泛舟,仿佛在古刹听到琴声,又仿佛在月夜闻到箫咽,仿佛画案上傍临一盆幽兰,又仿佛梅林下坐对一位美人……恍兮、惚兮,似是而非,是又不是,不是又是,说不清道不明,此中妙处语言难足。

人在人间,常寻思活着的意义。人活着的意义常常是说不清的。说它有也有,说它没有也就真的没有。因为人来去匆匆,忽然而生,忽然而灭,人在天地间,真是“忽然而已”。无论地位多高,富贵几许,都是这般。然而有了这杯茶,它却能把人拉到了茶杯前,通过人的味觉输送到人的全身,浸润到人的五脏六腑和心田。渐渐地通仙一样的透彻,有了一种异样的存在。这应该就是自在,这种自在就是当下,这种当下便有了意思,这是否就是人生的意义?!

古人早知其中的妙处,到了这个火候,便吟诗画画,画画吟诗,把自己画到画里,咏进诗里,此中自在,当是无比。自在时吟出的诗,画出的画,百年千年地流传,这也就有了千古风流。

画史上以茶为题材的画,不胜枚举。而真正画出自在的当是明代姑苏的文徵明。他是一位好静的人,他不止一次地画“品茗图”。从他的画里,让人隐隐约约地感到,他是在“七碗”过后有了自在,画兴忽来,不急不慢,不温不火,心中不受半点尘间的促迫,“五日一山,十日一水”地画出来的。所以他画的《品茗图》常是静的,是雅的,是清的,是寂寥的。草堂上品茗的那一两个高士,似乎其中一位总是他自己。他在画上题的那首诗更是入心:“草堂幽事许谁分,石鼎茶烟隔户闻。平生与物无所取,消受山中水一杯。”此间人与茶,人与人间,人与人生,人与天地,似乎里面道出了无限的所谓意义。

我已苍头,人将老矣,山中颓然闲居。家中客来,便煮上一壶茶,听着檐下的虫鸣,看着窗外的山色,“七碗”过后,清了“肌骨”,通了“仙灵”。我一时似乎也成了文徵明画里的人。

文/李学明

作品欣赏

标签:

包装